自2025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,我们迎来了年度汇算申报的便捷办理期。只需通过“个人所得税”APP即可轻松完成申报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指南:
【退税时间表】
优先通道:3月1日-20日(需预约)
常规办理:3月21日-6月30日(免预约)
第一步:下载与注册APP
首先,请确保您已下载并安装了“个人所得税”APP。打开APP后,点击【个人中心】-【登录/注册】,按照页面提示完成账号的注册与登录。
第二步:进入申报页面
未申报预约的请先预约(登录个人所得税APP,查看【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】专题,点击【去预约】。)
在您办理预约汇算前,建议先进入汇算准备专题页,核对您2024年度收入情况、专项附加扣除、银行卡信息是否正确
(注意: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可修改或新增,请先正确填报后再预约申请)
个税七个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表
扣除项目 | 适用对象/条件 | 扣除标准 | 扣除方式 | 注意事项 |
子女教育 | 3岁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子女 | 2000元/每个子女 | 父母各扣50%或一方扣 | 需提供子女身份信息,境内或境外教育均可。 |
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| 0-3岁婴幼儿 | 2000元/每个婴幼儿 | 父母各扣50%或一方扣 | 2023年新调整标准,原为1000元/月。 |
赡养老人 | 赡养60岁以上父母或祖父母(仅限独生子女) | 3000元 | 独生子女全额扣 | 非独生子女分摊,每人不超过1500元。2023年标准由2000元提高至3000元。 |
赡养老人(非独生) | 非独生子女分摊 | 不超过1500元/人 | 分摊扣除 | 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(如平均分摊或约定比例)。 |
继续教育 | 境内学历(学位)教育或职业资格教育 | 400元(学历教育) | 本人扣除 | 学历教育最长扣除48个月;职业资格教育取得证书当年一次性扣3600元。 |
大病医疗 | 个人负担的医保目录内医疗费用累计超1.5万元部分 | 限额8万元/年 | 本人或配偶扣除 | 需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票据、费用清单等凭证。 |
住房贷款利息 | 首套住房贷款(还贷期内) | 1000元 | 本人或配偶扣除 | 扣除期最长240个月,需提供贷款合同、还款凭证。 |
住房租金 | 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房 | 分三档: | 本人扣除 | 直辖市/省会/计划单列市:1500元/月;市辖区人口超100万:1100元/月;其他:800元/月。 |
预约成功后,在您所预约的时间里,进入APP首页找到“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”的专题区域,直接点击【进入专题页】按钮。此外,您还可以通过首页左下角的“综合所得年度汇算”板块或中间的【查&办】按钮快速进入申报页面。
第三步:选择申报年度
在申报页面中,请确保选择了正确的申报年度(即2024年)。选择后,系统将自动引导您进入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申报页面。
第四步:阅读并确认申报须知
在进入标准申报流程前,请仔细阅读“简易申报须知”页面中的提示内容。确认您已了解相关信息后,点击【我已阅读并知晓】按钮继续。
第五步:核对基本信息
进入“简易申报”页面后,请仔细核对您的个人基础信息和汇算地信息。确保所有信息均准确无误后,点击【下一步】按钮继续。
第六步:查看并核对收入与税前扣除信息
在“收入和税前扣除”页面中,系统将自动为您整理并预填2024年度的各项收入及税前扣除数据。您可以点击相应项目栏查看详细信息并进行核对。
第七步:查看税款计算详情
进入“税款计算”页面后,您将能够清晰地看到应纳税额、减免税额以及已缴税额的明细。如需进一步了解计算详情,可点击相应栏目进行查看。
第八步:应补税额或应退税额申请
1.若您存在需要补缴税款的情况,可点击【下一步】按钮进入应补税额页面。页面显示补缴项目,请点击【立即缴税】按钮进行操作补税。
2.成功申报后,如果需要退税,则跳转到退税的页面,可点击【申请退税】按钮
注意事项:
如需更改退税申请,请根据退税状态(税务审核中、国库处理中)进行撤销、更正或作废操作。
已成功退税或缴款的申报记录仅支持更正,不支持作废。
更正或作废申报次数超过5次,请前往办税厅办理。
请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,以确保年度汇算的准确与顺利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及时联系税务部门或咨询APP内的在线客服。